排律的意思
注音 ㄆㄞˊ ㄌㄩˋ
拼音 pái lǜ
基本釋義
⒈ 長篇的律詩。一般是五言。
英long lüshi;
英文 long poem in lüshi form 律詩|律诗
排律「ㄆㄞˊ ㄌㄩˋ」
⒈ 律詩中排偶在六句以上的,稱為「排律」。
引證解釋
⒈ 律詩的一種。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則有至百韻者。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須對仗。亦可隔句相對,稱為扇對。 元 楊士巨集 編《唐音》始列“排律”一目,後世因之。
引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排律詩》:“按排律原於 顏 謝 諸人, 樑 陳 以還,儷句尤切, 唐 興,始專此體,而有排律之名……大抵排律之體,不以鍛鍊為工,而以佈置有序、首尾通貫為尚。”
《紅樓夢》第七六回:“咱們兩個都愛五言,就還是五言排律罷。”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近體一篇,為句凡八,句必屬對,音必相間,其溢於八者為排律……排律之長者,韻可纍百,是為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