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舞的意思
注音 ㄓㄤˇ ㄕㄤˋ ㄨˇ
拼音 zhǎng shàng wǔ
基本釋義
⒈ 相傳漢成帝之後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為掌上舞。見《白孔六帖》卷六一。後指體態輕盈的舞蹈。
掌上舞「ㄓㄤˇ ㄕㄤˋ ㄨˇ」
⒈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掌上儛”。相傳 漢成帝 之後 趙飛燕 體態輕盈,能為掌上舞。見《白孔六帖》卷六一。後指體態輕盈的舞蹈。
引《南史·羊侃傳》:“儛人 張浄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鹹推能掌上儛。”
《梁書·羊侃傳》作“掌中舞”。 清 方絢 《香蓮品藻·香蓮宜稱二十六事》:“為掌上舞。”
▸ 冰上舞蹈
▸ 王在掌上
▸ 運之掌上
▸ 掌上身
▸ 掌上珠
▸ 掌上珍
▸ 掌上電腦
▸ 掌上
▸ 掌上明珠
▸ 掌上觀紋
▸ 掌上觀文
▸ 掌中舞
▸ 股掌之上
▸ 看不上
▸ 樓上
▸ 上下同欲
▸ 上下忙
▸ 上網
▸ 上戊
▸ 上位概念
▸ 上下交困
▸ 上下打量
▸ 上味
▸ 上頭
▸ 上聞
▸ 色飛眉舞
▸ 上位
▸ 上下水
▸ 上下翻騰
▸ 塞上江南
▸ 上下相安
▸ 日上三竿
▸ 上下其手
▸ 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