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無餘的意思
注音 ㄙㄠˇ ㄉ一ˋ ㄨˊ ㄩˊ
拼音 sǎo dì wú yú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像掃地一樣,毫無存留。
英sweep the floor; nothing left;
掃地無餘「ㄙㄠˇ ㄉ一ˋ ㄨˊ ㄩˊ」
⒈ 全數摧毀,蕩然無存。
引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衣冠禮樂,掃地無餘。」
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內府累世之積,掃地無餘。」
引證解釋
⒈ 同“掃地俱盡”。
引南朝 樑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百王之敝, 齊 季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餘。”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內府累世之積,掃地無餘。”
清 劉大櫆 《焚書辨》:“後之學者,見 秦 有焚書之令,則曰《詩》《書》至 秦 一炬而掃地無餘,此與耳食何異?”
亦作“掃地無遺”。 《晉書·惠帝紀》:“帝令 方(張方 )具車載宮人寳物…… 魏 晉 已來之積掃地無遺矣。”
宋 司馬光 《論復置豐州札子》:“慶曆 初, 拓跋元昊 攻陷州城,州民及三寨蕃族,盡為所虜,掃地無遺。”
▸ 掃地無遺
▸ 入地無門
▸ 名聲掃地
▸ 名譽掃地
▸ 目無餘子
▸ 灰滅無餘
▸ 刮野掃地
▸ 綱常掃地
▸ 焚香掃地
▸ 滌地無類
▸ 地無遺利
▸ 蕩然無餘
▸ 此地無銀三十兩
▸ 掃地而盡
▸ 掃地以盡
▸ 掃地
▸ 掃地盡矣
▸ 掃地夫
▸ 掃地焚香
▸ 掃地出門
▸ 掃地俱盡
▸ 斯文掃地
▸ 體面掃地
▸ 威風掃地
▸ 拖天掃地
▸ 威信掃地
▸ 無餘
▸ 五經掃地
▸ 顏面掃地
▸ 一覽無餘
▸ 衣冠掃地
▸ 留餘地
▸ 留有餘地
▸ 愧汗無地
▸ 愧悔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