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生取義的意思

注音 ㄕㄜˇ ㄕㄥ ㄑㄨˇ 一ˋ

拼音 shě shēng qǔ y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為了真理和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lay down one's life for a just cause; prefer honour to life;

國語辭典簡編本

捨生取義「ㄕㄜˇ ㄕㄥ ㄑㄩˇ ㄧˋ」

為維護正義真理而不惜犧牲生命。語本《孟子.告子上》。

造句文天祥慷慨赴義的情操,是捨生取義的最佳寫照。

國語辭典修訂本

捨生取義「ㄕㄜˇ ㄕㄥ ㄑㄨˇ 一ˋ」

⒈  語本指為正義真理不惜犧牲生命。宋·蘇軾〈乞將臺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夫君子所重者名節也。故有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可殺不可辱之語。」也作「捨身取義」。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大公無私 公而無私 殺身成仁 捨身求法 為國捐軀

自私自利 損人利己

引證解釋

⒈  不惜犧牲生命以維護正義。

語本《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
宋 蘇軾 《乞將臺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札子》:“夫君子之所重者,名節也。故有‘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可殺不可辱’之語。”
《新唐書·高祖十九女傳》:“我聞 楊氏 篡 周,尉遲迥 乃 周 出,猶能連 突厥,使天下響震,況諸王國懿親,宗祏所託,不捨生取義,尚何須邪?”
晉 盧諶 《覽古詩》:“捨生豈不易,處死誠獨難。”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孔子 欲存信去食,人非食不生,尚欲捨生以存信,況可無故而輕棄也。”
張書紳 《正氣歌》:“當過於強大的邪惡勢力作為一種潮流突然襲來時,有少數的便立即捨生。”
語出《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元 伯顏 《七哀詩》之四:“嗚呼我師兮毋我惡,捨生取義未遲暮。”
明 吳承恩 《請南渠呂公碑文啟》:“孫公 抗逆忘身,捨生取義,功在社稷,氣振乾坤。”
《漢書·敘傳上》:“保身遺名,民之表兮。捨生取誼,亦道用兮。”
《北齊書·杜弼傳贊》:“元康 忠勇,舍生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