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口笨腮的意思
注音 ㄓㄨㄛ ㄎㄡˇ ㄅㄣˋ ㄙㄞ
拼音 zhuō kǒu bèn sāi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猶拙嘴笨舌。
拙口笨腮「ㄓㄨㄛ ㄎㄡˇ ㄅㄣˋ ㄙㄞ」
⒈ 形容不會說話,拙於言辭。清·宣鼎也作「拙口鈍辭」、「拙口鈍腮」。
引《夜雨秋燈錄續集·卷三·南郭秀才》:「咬文嚼字,秀才當行;拙口笨腮,農人本色。」
引證解釋
⒈ 猶拙嘴笨舌。
引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南郭秀才》:“咬文嚼字,秀才當行;拙口笨腮,農人本色。”
章振榮 《借驢》:“俺這拙口笨腮說不過你。”
▸ 拙嘴笨腮
▸ 拙口鈍腮
▸ 笨嘴笨腮
▸ 心拙口夯
▸ 拙嘴笨舌
▸ 拙口鈍辭
▸ 鈍口拙腮
▸ 頓口拙腮
▸ 笨嘴拙腮
▸ 笨口拙舌
▸ 口巧手拙
▸ 笨嘴拙舌
▸ 笨拙
▸ 拙笨
▸ 如出一口
▸ 入口處
▸ 三岔路口
▸ 乳口
▸ 軟口湯
▸ 宂口
▸ 入口
▸ 人多口雜
▸ 群口啾唧
▸ 忍口
▸ 刃口
▸ 熱心苦口
▸ 讓口
▸ 闕口
▸ 驅口
▸ 群口鑠金
▸ 瓤口兒
▸ 人口
▸ 髯口
▸ 缺口
▸ 群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