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狀的意思
注音 ㄊㄡˊ ㄓㄨㄤˋ
拼音 tóu zhuàng
基本釋義
⒈ 呈遞文狀。
引證解釋
⒈ 呈遞文狀。
引《梁書·武帝紀上》:“必須畫刺投狀,然後彈冠。”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建隆 初,詔 五代 時命官投狀敘理,復命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胡註失收考異》:“有 李晟郢 勸 懷光 歸,投狀雲:‘今 懷光 即欲束身。’”
▸ 投手
▸ 如膠投漆
▸ 容狀
▸ 任命狀
▸ 認保狀
▸ 如石投水
▸ 認狀
▸ 去暗投明
▸ 球狀元
▸ 取轄投井
▸ 情投意合
▸ 窮形極狀
▸ 情投契合
▸ 若卵投石
▸ 窮鳥投人
▸ 情投意忺
▸ 情投意和
▸ 窮猿投林
▸ 請狀
▸ 情投誼合
▸ 情投意洽
▸ 千態萬狀
▸ 千變萬狀
▸ 情狀
▸ 氣味相投
▸ 千形萬狀
▸ 棄甲投戈
▸ 千狀萬態
▸ 千狀萬端
▸ 牽衣投轄
▸ 千匯萬狀
▸ 切狀
▸ 棄明投暗
▸ 氣義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