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癰的意思

注音 ㄒㄨㄢˊ ㄩㄥ

拼音 xuán yōng

基本釋義

⒈  亦作“懸雍”。

⒉  小舌。

⒊  中醫病名。一生於會陰處,又名騎馬癰。一生於顎上,為初生小兒之症。

⒋  以形容脈象。

國語辭典修訂本

懸癰「ㄒㄨㄢˊ ㄩㄥ」

⒈  生於會陰的癰。初期微癢多痛,後熱腫而潰爛,變成瘡勞。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懸雍”。

⒉  小舌。

宋 蘇軾 《龍虎鉛汞論》:“方閉息時,常捲舌而上,以舐懸癰,雖不能到,而意到焉,久則能也。”
清 摶沙拙老 《閒處光陰》卷下:“時餘懸雍(俗呼小舌)間生一小瘡,兩月餘不愈。”

⒊  中醫病名。一生於會陰處,又名騎馬癰。一生於顎上,為初生小兒之症。

《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懸癰》:“懸癰,生會陰穴。”
注:“此證一名騎馬癰。”
《醫宗金鑑·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懸癰》:“顎上腫起,號懸癰。”
注:“凡喉裡上顎腫起如蘆籜盛水狀者名曰懸癰。”

⒋  以形容脈象。

《素問·大奇論》:“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