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散的意思

注音 ㄌㄢˇ ㄙㄢˇ

拼音 lǎn sǎn

詞性 動詞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懶惰散漫。

令人懶散的夏天。

indolent; sluggish; negligent;

國語辭典簡編本

懶散「ㄌㄢˇ ㄙㄢˇ」

懶惰散漫的樣子。

造句為了避免退休後日漸懶散,他決定投身社會的公益活動。

國語辭典修訂本

懶散「ㄌㄢˇ ㄙㄢˇ」

⒈  懶惰散漫的樣子。元·馬致遠〈四塊玉·酒旋沽〉曲:「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濟才,歸去來。」也作「懶懶散散」。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蒯公愈加懶散,上京會試,只照常規,全無作興加厚之意。」

懶惰

努力 勤奮 勤勞 勤懇 勤快 起勁

⒉  把事情擱置一旁不加過問。

《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過了年餘,已知張千、李萬都逃了,這公事漸漸懶散。」

引證解釋

⒈  懶惰散漫。有時亦指不熱心於世事。

宋 蘇軾 《徐大正閒軒》詩:“君看 東坡翁,懶散誰比數;形骸墮醉夢,生事委塵土。”
《朱子語類》卷七六:“吉凶未定時,人自意思懶散,不肯做去。”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草野之人懶散,不欲馳書京國,然此懷則嘗在左右也。”
魯迅 《書信集·致增田涉》:“《文學》是我託書店寄的。由我自辦,就怕懶散而常有遲誤。”

⒉  引申為不認真,不放在心上。

《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那醫家初時來看,定説能醫,連病人服藥也有些興頭,到後來不見功效,漸漸的懶散了。”

⒊  嬾散:怠惰散漫。

金 王渥 《遊藍田》詩:“蹇予嬾散本真性,臨水登山此生足。”
明 焦竑 《焦氏筆乘·巨集甫書高尚冊後》:“且吾聞 巨集甫氏,嬾散不事生產作業。”
清 許光治 《天淨沙》曲:“老漁歸也,春來嬾散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