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衣糲食的意思
注音 ㄜˋ 一 ㄌ一ˋ ㄕˊ
拼音 è yī lì shí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同“惡衣菲食”。
惡衣糲食「ㄜˋ 一 ㄌ一ˋ ㄕˊ」
⒈ 形容生活儉約樸實。宋·蘇軾〈禮義信足以成德論〉:「以為有國者,皆當惡衣糲食,與農夫並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為百工。」也作「惡衣惡食」。
引《元史·卷一五二·張子良傳》:「懋惡衣糲食,率之以儉。」
引證解釋
⒈ 同“惡衣菲食”。
引《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三年》:“有大將與其黨十餘人謀作亂, 行逢 知之,大會諸將,於座中擒之,數曰:‘吾惡衣糲食,充實府庫,正為汝曹,何負而反!’”
《元史·張懋傳》:“懋 惡衣糲食,率之以儉。”
▸ 惡衣蔬食
▸ 惡衣菲食
▸ 惡衣薄食
▸ 惡衣粗食
▸ 粗衣糲食
▸ 布衣糲食
▸ 敝衣糲食
▸ 糲食粗衣
▸ 惡衣惡食
▸ 缺衣少食
▸ 缺衣無食
▸ 暖衣飽食
▸ 靡衣玉食
▸ 靡衣偷食
▸ 覓衣求食
▸ 靡衣媮食
▸ 美衣玉食
▸ 糲食粗餐
▸ 糲食
▸ 錦衣玉食
▸ 錦衣肉食
▸ 解衣推食
▸ 節衣素食
▸ 節衣縮食
▸ 褐衣蔬食
▸ 浣衣菲食
▸ 豐衣足食
▸ 豐衣美食
▸ 惡衣
▸ 粗袍糲食
▸ 鶉衣鷇食
▸ 侈衣美食
▸ 黜衣縮食
▸ 草衣木食
▸ 布衣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