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親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ㄟˇ ㄑ一ㄣ
拼音 huǐ qīn
基本釋義
⒈ 訂婚後一方譭棄婚約。
悔親「ㄏㄨㄟˇ ㄑ一ㄣ」
⒈ 反悔而廢棄婚約。
引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一折》:「嬤嬤,你將這十兩銀子、一雙鞋兒,往李家悔親去。」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親,依舊要將鶯鶯與鄭恆,焉有此理?」
引證解釋
⒈ 訂婚後一方譭棄婚約。
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可怎生父在時曾許了我,父喪之後,母倒悔親。”
《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顧僉事 見女壻窮得不像樣,遂有悔親之意。”
清 李漁 《風箏誤·逼婚》:“我的聘又下過了,回書又寫去了,他是何等樣的人家,難道好悔親不成!”
▸ 任人唯親
▸ 認親
▸ 肉親
▸ 日親日近
▸ 日親以察
▸ 人親骨肉香
▸ 人親
▸ 榮親
▸ 娶親
▸ 窮親
▸ 取親
▸ 仍親
▸ 窮親潑故
▸ 親族
▸ 親狎
▸ 親慝
▸ 欽親
▸ 親與
▸ 親委
▸ 親重
▸ 親譽
▸ 親遊
▸ 親衛
▸ 親知把臂
▸ 親支
▸ 親生子女
▸ 親田
▸ 親展
▸ 親事
▸ 親謁
▸ 親賢遠佞
▸ 親昭
▸ 親手
▸ 親上做親
▸ 親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