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意思
注音 ㄉㄜˊ ㄤˊ ㄗㄨˊ
拼音 dé áng zú
基本釋義
⒈ 分佈於雲南的少數民族。曾稱“崩龍”族。1985年9月改今稱。約15萬人(1990年)。用德昂語,無文字。有文身習俗。信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善種茶。
德語 De'ang-Minorität, Palaung (S)
德昂族「ㄉㄜˊ ㄤˊ ㄗㄨˊ」
⒈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聚居型態分散,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地區。人口約一萬五千。為雲南古代濮人後裔。以務農為生。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信仰以小乘佛教為主。
引證解釋
⒈ 舊稱崩龍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一萬二千餘人,分佈在 雲南省 西南部。語言屬南亞語系。多信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擅於種茶。
▸ 景德鎮
▸ 拉德
▸ 大家族
▸ 撒拉族
▸ 仁德堂
▸ 日德
▸ 仁德
▸ 仁義道德
▸ 入德
▸ 缺德
▸ 人德
▸ 撒尼族
▸ 日德蘭半島
▸ 認族
▸ 群族
▸ 群情激昂
▸ 讓德
▸ 權族
▸ 容德
▸ 清族
▸ 施仁佈德
▸ 勤德
▸ 親族
▸ 上德不德
▸ 清德
▸ 上德
▸ 上德若谷
▸ 琴德
▸ 強族
▸ 全德
▸ 潛德祕行
▸ 潛休隱德
▸ 瑞德
▸ 潛德
▸ 愆德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