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的意思

注音 ㄕㄨˋ ㄐ一ˊ ㄕˋ

拼音 shù jí shì

基本釋義

⒈  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進士觀政於諸司,練習辦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監等近衙門者,採《書》“庶常吉士”之義,俱改稱為庶吉士。永樂後專屬翰林院,選進士文學優等及善書者為之。三年後舉行考試,成績優良者分別授以編修、檢討等職;其餘則為給事中、御史,或出為州縣官,謂之“散館”。明代重翰林,天順後非翰林不入閣,因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清沿明制,於翰林院設庶常館,掌教習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稱“庶常”。參閱清福格《聽雨叢談》卷六。參見“庶常”。

引證解釋

⒈  明、清 官名。 明 初有六科庶吉士。 洪武 十八年使進士觀政於諸司,練習辦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監等近衙門者,採《書》“庶常吉士”之義,俱改稱為庶吉士。 永樂 後專屬翰林院,選進士文學優等及善書者為之。三年後舉行考試,成績優良者分別授以編修、檢討等職;其餘則為給事中、御史,或出為州縣官,謂之“散館”。 明 代重翰林, 天順 後非翰林不入閣,因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 清 沿 明 制,於翰林院設庶常館,掌教習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稱“庶常”。參閱 清 福格 《聽雨叢談》卷六。參見“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