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訓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ㄥˊ ㄒㄨㄣˋ

拼音 tíng xùn

基本釋義

⒈  泛指家庭教育。

自幼就受到庭訓的薰陶。

family education;

⒉  父親的教誨。

instruction from father;

國語辭典簡編本

庭訓「ㄊㄧㄥˊ ㄒㄩㄣˋ」

父母的教誨。

造句小時父親給我們的庭訓,至今還是我的座右銘。

國語辭典修訂本

庭訓「ㄊ一ㄥˊ ㄒㄨㄣˋ」

⒈  父親的教誨。

《晉書·卷八二·孫盛傳》:「時盛年老還家,性方嚴有軌憲,雖子孫班白,而庭訓愈峻。」

引證解釋

⒈  《論語·季氏》記 孔子 在庭,其子 伯魚 趨而過之, 孔子 教以學《詩》、《禮》。後因稱父教為庭訓。

《舊唐書·劉贊傳》:“贊 久為廉察,厚斂殖貨,務貢奉以希恩。子弟皆虧庭訓,雖童年稚齒,便能侮易驕人,人士鄙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但看他有褒有貶,作《春秋》必賴祖傳;可詠可歌,正《雅》《頌》豈無庭訓!”

⒉  泛指家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陳雲棲》:“無何,孝廉卒。夫人庭訓最嚴,心事不敢使知。”

⒊  當庭訓誡。

《宋史·刑法志一》:“宗子犯罪,庭訓示辱。比有去衣受杖,傷膚敗體,有惻朕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