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宇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ㄥˊ ㄩˇ

拼音 tíng yǔ

基本釋義

⒈  房舍。

⒉  庭院。

國語辭典修訂本

庭宇「ㄊ一ㄥˊ ㄩˇ」

⒈  堂室。

《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方將騁馳乎典籍之崇塗,休息乎仁義之淵藪,槃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而與為友。」
清·龔自珍〈如夢令·紫黯紅愁無緒〉詞:「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引證解釋

⒈  房舍。

《後漢書·陳蕃傳》:“蕃 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晉 潘岳 《西征賦》:“街衢如一,庭宇相襲。”
《宋書·禮志一》:“路經 闕裡,過覲 孔廟,庭宇傾頓,軌式頽弛。”

⒉  庭院。

晉 葛洪 《<抱朴子>外篇序》:“貧無僮僕,籬落頓決,荊棘叢於庭宇,蓬莠塞乎階霤,披榛出門,排草入室。”
《資治通鑑·唐僖宗中和二年》:“夜擲銅器於階,令鏗然有聲,又密以囊盛彘血,灑於庭宇,如格鬭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