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亂的意思

注音 ㄍㄢ ㄌㄨㄢˋ

拼音 gān luàn

基本釋義

⒈  干預擾亂。

引證解釋

⒈  干預擾亂。

晉 袁巨集 《後漢紀·章帝紀上》:“上即位,太后詔 三輔 :諸 馬 婚親有屬託郡縣、幹亂吏治者,以法聞。”
《後漢書·竇融傳》:“穆 等遂交通輕薄,屬託郡縣,幹亂政事。”
宋 歐陽修 《濮議四·札子一首》:“而外廷之臣,又不審知朝廷本議如何,但見言事者云云,遂以為欲加非禮,幹亂統紀,信為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