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厲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ㄠˋ ㄌ一ˋ

拼音 qiào lì

基本釋義

⒈  陡峻。

⒉  嚴刻;嚴肅。

⒊  形容文筆奇特鋒利。

⒋  料峭尖利。形容寒風或寒意。

國語辭典修訂本

峭厲「ㄑ一ㄠˋ ㄌ一ˋ」

⒈  鋒芒外露。

《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句下宋·朱熹·集註:「廉,謂稜角峭厲。」

引證解釋

⒈  陡峻。

《論語·陽貨》“古之矜也亷” 宋 朱熹 集註:“亷,謂稜角峭厲。”
峭,一本作“陗”。 清 姚鼐 《觀披雪瀑記》:“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厲,若故為詭愕以相變焉者,是我邑之奇也。”

⒉  嚴刻;嚴肅。

《太平御覽》卷二一四引《三國志·吳志》:“暨艷 字 子休,為選曹尚書,性峭厲,好清議。”
今本《三國志·吳志·張溫傳》作“狷厲”。 明 袁宗道 《賀邑鄒太孺人節壽序》:“公為人寬厚深沉,無峭厲刻薄之氣。”
《明史·馬汝驥傳》:“汝驥 行己峭厲,然性故和易,人望歸焉。”

⒊  形容文筆奇特鋒利。

明 宋濂 《<林伯恭詩集>序》:“躁易之人,其詩浮以靡;苛刻之人,其詩峭厲而不平。”
清 蔣湘南 《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宋 代諸公,變峭厲而為平暢; 永叔 情致紆徐,故虛字多; 子瞻 才氣廉悍,故間架闊。”

⒋  料峭尖利。形容寒風或寒意。

朱自清 《別後》詩:“空空的房子,冷的開水,冷的被窩,峭厲的春寒呀,我懷中的人呢?”
沙汀 《替身》:“而正因為地段恰當平原山溝相接的峽口,春寒也就更峭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