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閒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ㄠˇ ㄒ一ㄢˊ

拼音 xiǎo xián

基本釋義

⒈  稍有閒空。

⒉  猶小節。

國語辭典修訂本

小閒「ㄒ一ㄠˇ ㄒ一ㄢˊ」

⒈  身分卑下的侍童,有時亦用為自謙之詞。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自家張小閒的便是,平生做不的買賣,止是與歌者姐姐每叫些人,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昨日茶坊裡張小閒來說,有個浮樑茶客劉一郎,要來和孩兒吃酒。」

引證解釋

⒈  稍有閒空。

南朝 宋 謝莊 《與江夏王箋》:“今之所希,唯在小閒。”

⒉  猶小節。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雜記》:“蓋 東橋 闊大爽朗,於小閒處不甚點檢也。”
小空隙。 漢 劉向 《說苑·雜言》:“夫智者何以樂水也?曰:泉源潰潰,不釋晝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遺小閒,其似持平者。”

⒊  稍有空閒。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序:“小閒,又盜取古書文句,聊以自娛。”

⒋  受人使喚的人,猶小使。亦為這類人的自稱。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醜扮小閒挑籠上]……自家 張小閒 的便是。平生做不的買賣,止是與歌者姐姐每叫些人,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水滸傳》第八一回:“次日, 燕青 換領布衫穿了,將搭膊繫了腰,換頂頭巾,歪戴著,只妝做小閒模樣。”
《水滸傳》第七二回:“燕青 道:‘相煩姐姐請媽媽出來,小閒自有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