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的意思
注音 ㄙˋ ㄖㄣˊ
拼音 sì rén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寺人「ㄙˋ ㄖㄣˊ」
⒈ 古稱宮內供使令的小臣。即後世所稱的宦官、太監。
引《詩經·秦風·車鄰》:「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內押班張迪者,帝所親倖之寺人也。」
近太監 宦官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引《詩·秦風·車鄰》:“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鄭玄 注:“寺人,內小臣也。”
《周禮·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內五人。”
鄭玄 注:“寺之言侍也。”
賈公彥 疏:“雲寺之言侍者,欲取親近侍御之義,此奄人也。”
《左傳·僖公二年》:“齊 寺人 貂 始漏師於 多魚。”
杜預 注:“寺人,內奄官 豎貂 也。”
自 東漢 始即以稱宦官。 《後漢書·宦者傳序》:“閽人守中門之禁,寺人掌女宮之戒。”
《新唐書·于志寧傳》:“今殿下左右前後皆用寺人,輕忽高班,陵轢貴仕。”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御前大臣》:“本朝鑑 明 弊政,不許寺人干預政事,命內務府大臣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