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坊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ㄥ ㄈㄤ

拼音 gōng fāng

基本釋義

⒈  指太子的官署。古代稱太子的住所為青宮或東宮,太子的官屬為春坊。

⒉  指太子。

⒊  指宮廷作坊,專門生產供應宮廷使用的各種物品,其中也有專管織造的作坊。

國語辭典修訂本

宮坊「ㄍㄨㄥ ㄈㄤ」

⒈  青宮及春坊的合稱。

《南史·卷六〇·徐勉傳》:「累遷洗馬,中舍人,猶管書記,出入宮坊者歷稔。」

⒉  稱宮中。

元·迺賢〈題張萱美人織錦圖為慈溪蔡元起賦〉詩:「織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樣學宮坊。」

引證解釋

⒈  指太子的官署。古代稱太子的住所為青宮或東宮,太子的官屬為春坊。

《南史·徐勉傳》:“悱 字 敬業,幼聰敏,能屬文,位太子舍人,掌書記。累遷洗馬,中舍人,猶管書記。出入宮坊者歷稔。”
唐 白居易 《崔承寵可集州刺史制》:“勅:太子左諭德 崔承寵 :早登班級,亟換星霜……就列宮坊,既申贊諭之美;分符郡邸,佇聞刺舉之能。”

⒉  指太子。

宋 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誌銘》:“嘉祐 元年,上得疾,久未瘳,中外憂懼,公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繼夭,宮坊虛位。立嗣之義,禮有明文。願陛下深思祖宗統緒之重,歷選宗室宜為嗣者,速決聖志。”

⒊  指宮廷作坊,專門生產供應宮廷使用的各種物品,其中也有專管織造的作坊。

元 迺賢 《題張萱<美人織錦圖>為慈谿蔡元起賦》詩:“織錦 秦川 窈宨娘,新翻花樣學宮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