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健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ㄢ ㄐ一ㄢˋ
拼音 guān jiàn
基本釋義
⒈ 唐初府兵制,士兵自備武器資糧,後逐漸改為官給,故稱士兵為官健。
官健「ㄍㄨㄢ ㄐ一ㄢˋ」
⒈ 唐朝由政府供給衣糧的州兵稱為「官健」。後亦用以泛指兵卒。也作「兵壯」。
引《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官健有莊田戶籍者,仰州縣放免差役。」
引證解釋
⒈ 唐 初府兵制,士兵自備武器資糧,後逐漸改為官給,故稱士兵為官健。
引唐 白居易 《請罷兵第二狀》:“況神策官健,又最烏雜:以城市之人,例皆不慣。如此,忽思生路,或有奔逃。”
《舊唐書·張萬福傳》:“萬福 曰:官健常虛費衣糧,無所事,今乃一小賴之,不足過賞,請用三之一。”
《資治通鑑·唐代宗大曆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兵農既分,縣官費衣糧以養軍,謂之官健,猶言官所養健兒也。”
▸ 告官
▸ 高官
▸ 冗官
▸ 山官
▸ 入官
▸ 宂官
▸ 取名致官
▸ 任官
▸ 日官
▸ 人命官司
▸ 榷官
▸ 去官
▸ 群牧判官
▸ 遒健
▸ 賕官
▸ 權官
▸ 裙帶官
▸ 秋菊打官司
▸ 清望官
▸ 穹官
▸ 秋官
▸ 青官
▸ 清官
▸ 熱官
▸ 清健
▸ 酋健
▸ 清平官
▸ 輕健
▸ 強健
▸ 怯官
▸ 儒官
▸ 趫健
▸ 親事官
▸ 前官
▸ 前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