宂食的意思
注音 ㄖㄨㄥˇ ㄕˊ
拼音 rǒng shí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冗食”。
⒉ 謂冗吏因事留外內朝,由公家供食。
⒊ 謂由公家供給廩食。
⒋ 吃閒飯。亦指坐食官祿的人。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冗食”。
⒉ 謂冗吏因事留外內朝,由公家供食。
引《周禮·地官·槀人》:“槀人掌共外內朝宂食者之食。”
賈公彥 疏:“宂,散也。外內朝上直諸吏謂之宂吏,亦曰散吏,以上直不歸家食,槀人供之,因名宂食者。”
⒊ 謂由公家供給廩食。參見“宂吏”。
引《漢書·成帝紀》:“避水它郡國,在所冗食之。”
顏師古 注引 文穎 曰:“冗,散也。散廩食使生活,不佔著戶給役使也。”
⒋ 吃閒飯。亦指坐食官祿的人。
引《後漢書·劉瑜傳》:“今女嬖令色,充積閨帷,皆當盛其玩飾,宂食空宮,勞散精神,生長六疾。”
《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八年》:“宂食空宮。”
胡三省 注:“無事而食,謂之宂食。”
唐 陸贄 《策問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制》:“朕屢延卿士,詢訪謀猷,至乃減冗食之徒,罷不急之務。”
《新唐書·李石傳》:“陛下節用度,去宂食,簿最不得措其姦,則百司治。”
《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二年》:“軍額漸多,農民轉耗,近準詔已住召募,或斥去疲老,則宂食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