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舍的意思

注音 ㄒㄩㄝˊ ㄕㄜˋ

拼音 xué shè

基本釋義

⒈  學校的房舍。

⒉  猶學校。

國語辭典修訂本

學舍「ㄒㄩㄝˊ ㄕㄜˋ」

⒈  學校的房舍,亦指修習課業地方。

《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博士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散,學舍穨敝,鞠為園蔬。」
唐·薛調《無雙傳》:「仙客既覲,置於 學舍,弟子為伍。」

⒉  學生住宿的地方。如臺北市有國際學舍。

引證解釋

⒈  學校的房舍。

《後漢書·儒林傳序》:“學舍頽敝,鞠為園蔬,牧童蕘豎,至於薪刈其下。”
《新唐書·劉禹錫傳》:“貞觀 時,學舍千二百區,生徒三千餘。”
清 惲敬 《重建東湖書院記》:“黎君 歸帑於官為銀若干,諸鄉先生任講堂學舍築削之貲為銀若干。”

⒉  猶學校。

《太平廣記》卷四八六引 唐 薛調 《無雙傳》:“仙客 既覲,置於學舍,弟子為伍。”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夢閱榜》:“櫄 在學舍,素負雋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六丁》:“獨學舍稟給皆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