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的意思

注音 ㄗˇ ㄒㄨ

拼音 zǐ xū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漢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中的虛構代言人之一,他與另兩位代言人烏有和亡是公以問答形式敘述全書內容。後來以此形容虛無或毫無根據的事。

子虛烏有。——《漢書·敘傳下》

fictitious; unreal;

相似詞

虛假 作假 烏有 虛偽

相反詞

真實

國語辭典修訂本

子虛「ㄗˇ ㄒㄨ」

⒈  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構的人物,為楚國的使臣。

⒉  比喻虛假不實的事情。

如:「那些謠言純屬子虛,怎麼能夠相信?」

烏有

真實

引證解釋

⒈  漢 司馬相如 作《子虛賦》,假託 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 三人互相問答。後因稱虛構或不真實的事為“子虛”。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相如 以‘子虛’,虛言也,為 楚 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 齊 難;‘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義。”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開運靖康之禍》:“然考之 五代 新舊史,初無是説,安知非託子虛以欺世哉?”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三:“花傑 所劾 文端 他事,經諸大臣會訊,均屬子虛。”
沉昌眉 《和弟》詩:“道路有傳聞,傳聞皆子虛。”

⒉  《子虛賦》的省稱。

晉 左思 《詠史》詩之一:“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昔《儲説》始出,《子虛》初成, 秦皇、漢武,恨不同時。”
唐 黃滔 《御試》詩之二:“詞臣假寐題《黃絹》,宮女敲銅奏《子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