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魚得水的意思
注音 ㄖㄨˊ ㄩˊ ㄉㄜˊ ㄕㄨㄟˇ
拼音 rú yú dé shuǐ
基本釋義
⒈ 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適的環境。也比喻有所依靠。
例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三國演義》
英feel just like fish in water; be in one's element;
國語辭典簡編本
如魚得水「ㄖㄨˊ ㄩˊ ㄉㄜˊ ㄕㄨㄟˇ」
好像魚進入水中般的契合,自在任意悠游。比喻進入渴望已久之地,並得盡情發揮所長。
造句這份工作他做起來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如魚得水「ㄖㄨˊ ㄩˊ ㄉㄜˊ ㄕㄨㄟˇ」
⒈ 好像魚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或很適合的環境。也作「如魚似水」、「猶魚得水」。
引《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近聞劉豫州三顧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
《紅樓夢·第六六回》:「次日,又來見寶玉。二人相會,如魚得水。」
引證解釋
⒈ 後多以“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適合的環境。
引語本《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先主 解之曰:‘孤之有 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宋 王禹偁 《杜伏威傳贊》:“初據 江東,為英為雄,如虎嘯風。終歸帝裡,為臣為子,如魚得水。”
明 高啟 《鞠歌行》:“物有合,勢必從,如魚得水雲與龍。”
老舍 《茶館》第三幕:“我們是應運而生,活在這個時代,真是如魚得水!”
▸ 如魚離水
▸ 如魚似水
▸ 枯魚得水
▸ 涸魚得水
▸ 猶魚得水
▸ 似水如魚
▸ 如石投水
▸ 蛟龍得水
▸ 涸鮒得水
▸ 如虎得翼
▸ 魚大水小
▸ 如蹈水火
▸ 如水赴壑
▸ 情同魚水
▸ 清如水,明如鏡
▸ 馬如流水
▸ 馬如游魚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君子之接如水
▸ 渾水摸魚
▸ 混水摸魚
▸ 混水撈魚
▸ 得婿如龍
▸ 得輶如毛
▸ 得魚忘荃
▸ 得魚忘筌
▸ 簟紋如水
▸ 淡水魚
▸ 臣心如水
▸ 撒水拿魚
▸ 如水投石
▸ 水廣魚大
▸ 失水魚
▸ 勢如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