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意思
注音 ㄊㄞˋ ㄗˇ
拼音 tài zǐ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
例太子月恐懼。——《戰國策·燕策》
有以報太子。
荊軻知太子不忍。
請立太子為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英crown prince;
英文 crown prince
德語 Fürst (S), Prinz (S), Thronfolger (S), Kronprinz
法語 prince héritier
國語辭典簡編本
太子「ㄊㄞˋ ㄗˇ」
君王的嫡長子或非嫡長子而立以預備繼承王位的兒子。
造句隋文帝廢太子改立楊廣,種下隋朝覆亡的原因。
太子「ㄊㄞˋ ㄗˇ」
⒈ 君王的嫡長子或預備繼位的兒子。周時,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稱「太子」,也稱為「世子」。秦朝因之。漢時則改稱皇太子。金元時,皇帝之庶子亦有稱太子的。明以後,皇帝之嫡子稱為「皇太子」,而親王之嫡子則統稱為「世子」。也作「大子」。
引《西遊記·第三七回》:「我本宮有個太子,是我親生的儲君。」
引證解釋
⒈ 封建時代君主的兒子中被預定繼承君位的人。 周 時天子及諸侯之嫡長子,或稱太子,或稱世子。 秦 因之。 漢 天子號皇帝,故其嫡子稱皇太子。 金 元 時,皇帝之庶子亦稱太子,如 金 有四太子 兀朮。明 以後皇帝之嫡子稱皇太子,親王之嫡子稱世子。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帝王后妃·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