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骨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ㄢ ㄍㄨˇ

拼音 tiān gǔ

基本釋義

⒈  星相家謂天庭多奇骨者,人物傑出。多指人的氣度、格調而言。

⒉  稱美詩文風骨。

⒊  指駿馬的軀幹。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天骨「ㄊ一ㄢ ㄍㄨˇ」

⒈  天生的骨格,亦用以指天性。

唐·杜甫〈天育驃騎歌〉:「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

引證解釋

⒈  星相家謂天庭多奇骨者,人物傑出。多指人的氣度、格調而言。

《藝文類聚》卷五十引 漢 蔡邕 《荊州刺史庾侯碑》:“視(或作“朗”
)鑑出於自然,英風發乎天骨。” 唐 楊炯 《送幷州旻上人詩序》:“旻上人 天骨多奇,神情獨王。”
明 張煌言 《春心》詩:“天骨原蕭散,能消許事侵。”

⒉  稱美詩文風骨。

宋 王安石 《寄慎伯筠》詩:“多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無面板。”

⒊  指駿馬的軀幹。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安平 趙孔曜 薦 輅 於 冀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管輅別傳》曰:“然見 清河郡 內有一騏驥,拘縶後廐歷年,去 王良、伯樂 百八十里,不得騁天骨,起風塵。”
唐 杜甫 《天育驃騎歌》:“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