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人歸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ㄢ ㄩˇ ㄖㄣˊ ㄍㄨㄟ
拼音 tiān yǔ rén gu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語出《孟子·萬章上》:“'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穀梁傳·莊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歸往也。”後以“天與人歸”謂天命所屬,人心所向。
天與人歸「ㄊ一ㄢ ㄩˇ ㄖㄣˊ ㄍㄨㄟ」
⒈ 古代帝王乃承天命與人心的歸屬而來。
引《明史·卷一六八·陳循傳》:「當天與人歸之時,群臣備法駕大樂,恭詣南內,奏請臨朝。」
《東周列國志·第一〇三回》:「今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宮車晏駕,少主嗣位,而君輔之,如伊尹周公,俟王之年長,而反其政;若天與人歸,遂南面而真。」
引證解釋
⒈ 後以“天與人歸”謂天命所屬,人心所向。
引語出《孟子·萬章上》:“‘然則 舜 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穀樑傳·莊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歸往也。”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若執狐疑之心,遷延日久,大為失計。且恐機謀一洩,反為他人所算。不若乘此天與人歸之時,出其不意,早立基業,實為上策。”
《明史·陳循傳》:“天位,陛下所固有。當天與人歸之時,群臣備法駕大樂,恭詣南內,奏請臨朝。”
太平天囯 夏鍾英 《建天京於金陵論》:“由 三楚 以至 江 南,滅妖救民,天與人歸之地,實為仁義之師。”
▸ 善與人同
▸ 欺天罔人
▸ 愧天怍人
▸ 祭天金人
▸ 悲天憫人
▸ 善與人交
▸ 順天從人
▸ 順天應人
▸ 訴訟參與人
▸ 天理人慾
▸ 天理人情
▸ 天命攸歸
▸ 天命有歸
▸ 天遂人願
▸ 天隨人原
▸ 天道人事
▸ 天怒人怨
▸ 天違人願
▸ 天工人代
▸ 天從人原
▸ 天從人願
▸ 天隨人願
▸ 天災人禍
▸ 天上人間
▸ 違天悖人
▸ 畏天憫人
▸ 移天適人
▸ 應天從人
▸ 與人
▸ 應天順人
▸ 與人為善
▸ 怨天憂人
▸ 怨天尤人
▸ 人眾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