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ㄋ一ˋ ㄅㄨˋ ㄉㄠˋ
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封建時代稱犯上作亂等重大罪行。
例大逆不道,為天下所不容。
英treason and heresy; worst offcnse;
相似詞
罪大惡極 罪孽深重 離經叛道 重逆無道 死有餘辜 倒行逆施 犯上作亂
相反詞
循規蹈矩 三從四德 安分守己 忠心耿耿 三綱五常 忠貞不渝 唯命是聽 唯命是從
英文 disgraceful (of behavior that is unfilial, rebellious or otherwise in grave breach of the norms of society)
國語辭典簡編本
大逆不道「ㄉㄚˋ ㄋㄧˋ ㄅㄨˋ ㄉㄠˋ (變)ㄉㄚˋ ㄋㄧˋ ㄅㄨˊ ㄉㄠˋ」
行為嚴重違反常理。
造句這個大逆不道的人,竟然棄父母於不顧!
大逆不道「ㄉㄚˋ ㄋ一ˋ ㄅㄨˋ ㄉㄠˋ」
⒈ 謀反背叛,罪惡重大。或行為嚴重違反常理。也作「大逆無道」。
引《三國演義·第一一〇回》:「宣言司馬師大逆不道,今奉太后密詔,令盡起淮南軍馬,仗義討賊。」
《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他們膽敢出賣這些大逆不道的書,這等書店就該重辦。」
近犯上作亂
引證解釋
⒈ 猶大逆無道。
引《漢書·宣帝紀》:“﹝ 楊惲 ﹞不悔過,怨望,大逆不道,要斬。”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陳氏 不合通同姦夫殺死親夫,大逆不道,凌遲示眾。”
巴金 《秋》二二:“你還說禮節?難道禮節要你做出對不起祖宗的事,成為大逆不道的罪人嗎?”
▸ 大逆無道
▸ 怕不道
▸ 謀逆不軌
▸ 可不道
▸ 絕口不道
▸ 怪不道
▸ 大行不顧細謹
▸ 大可不必
▸ 大謬不然
▸ 大難不死
▸ 大匠不斫
▸ 大信不約
▸ 大節不奪
▸ 大愚不靈
▸ 大逆
▸ 大惑不解
▸ 大人不曲
▸ 大璞不完
▸ 大節不可奪
▸ 大時不齊
▸ 大繆不然
▸ 大言不慚
▸ 大謀不謀
▸ 大辯不言
▸ 大利不利
▸ 大德不酬
▸ 大福不再
▸ 不道得
▸ 不道
▸ 不道人
▸ 不道德
▸ 不道的
▸ 悖逆不軌
▸ 身大力不虧
▸ 水淺者大魚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