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產運動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ㄕㄥ ㄔㄢˇ ㄩㄣˋ ㄉㄨㄥˋ
拼音 dà shēng chǎn yùn dòng
基本釋義
⒈ 1939年2月,為了克服由於日軍的圍攻和國民黨頑固派封鎖而對抗日根據地造成的困難,毛澤東發出了“自己動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克服困難”的號召,陝甘寧邊區首先開展了生產運動。隨後在“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指導下,各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大生產運動。軍隊、政府機關和學校積極行動,做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艱苦創業,成為大生產運動的旗幟。通過大生產運動,繁榮了抗日根據地的經濟,改善了軍民生活,減輕了人民負擔,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準備了物質基礎。
▸ 生產勞動
▸ 全國大學生運動會
▸ 三大運動
▸ 全國中學生運動會
▸ 擴大再生產
▸ 世界中學生運動會
▸ 五大運動
▸ 義大利復興運動
▸ 自動化生產
▸ 三反五反運動
▸ 賽艇運動
▸ 人民公社化運動
▸ 群眾運動
▸ 熱運動
▸ 曲棍球運動
▸ 曲線運動
▸ 拳擊運動
▸ 人口再生產
▸ 全能運動
▸ 清潔生產
▸ 潛水運動
▸ 圈地運動
▸ 啟蒙運動
▸ 排球運動
▸ 攀巖運動
▸ 拋體運動
▸ 女子七項全能運動
▸ 皮划艇運動
▸ 男子十項全能運動
▸ 美國廢奴運動
▸ 門球運動
▸ 馬術運動
▸ 盧德運動
▸ 流水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