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服的意思
注音 ㄨㄞˋ ㄈㄨˊ
拼音 wài fú
基本釋義
⒈ 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謂五服、九服之地。後指京都以外的地區及邊遠蠻荒之地。與內服相對。
引證解釋
⒈ 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謂五服、九服之地。後指京都以外的地區及邊遠蠻荒之地。與內服相對。
引《書·酒誥》:“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於酒。”
孔 傳:“於在外國侯服、甸服、男服、衛服、國伯諸侯之長。”
宋 蘇軾 《乞留劉攽狀》:“如 攽 成材,反在外服,此有志之士所宜為朝廷惜也。”
清 林則徐 《復奏曾望顏條陳封關禁海事宜疏》:“準令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懷柔,並非內地賴其食用之資,更非關榷利其抽分之稅。”
▸ 其外
▸ 打外
▸ 殤服
▸ 戎服
▸ 染服
▸ 山谷琴趣外篇
▸ 拳服
▸ 權傾中外
▸ 攘外
▸ 詘服
▸ 攘外安內
▸ 拳拳服膺
▸ 犬服
▸ 攘服
▸ 勸服
▸ 區服
▸ 柔服
▸ 容服
▸ 券外
▸ 施服
▸ 屈服
▸ 窮服
▸ 請服
▸ 塞外
▸ 人外
▸ 人外遊
▸ 衽服
▸ 膳服
▸ 請外
▸ 擾服
▸ 衾服
▸ 傾服
▸ 樵服
▸ 欽服
▸ 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