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官的意思
注音 ㄊㄤˊ ㄍㄨㄢ
拼音 táng guān
基本釋義
⒈ 明·清對中央各部長官如尚書、侍郎等的通稱,因在各衙署大堂上辦公而得名。“堂官”對“司官”而言,各部以外的獨立機構的長官,如知縣、知府等,亦可稱“堂官”。見“堂倌”。
堂官「ㄊㄤˊ ㄍㄨㄢ」
⒈ 舊時稱各衙門的長官。
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那時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我在京的時候,曾上過一個條陳給堂官。」
⒉ 酒樓茶坊的服務人員。也作「堂倌」。
引《儒林外史·第二八回》:「當下吃完幾壺酒,堂官拿上肘子、湯和飯來。」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對中央各部長官 如尚書、侍郎等 的通稱,因在各衙署大堂上辦公而得名。“堂官”對“司官”而言,各部以外的獨立機構的長官,如知縣、知府等,亦可稱“堂官”。
引明 高拱 《辨名分疏》:“近年以來,屬官不奉堂官約束。”
清 龔自珍 《在禮曹日與堂上官論事書》:“是皇上尚不欲堂官之全赴園也,況司官哉!堂官直日耳,司員自有其坐辦之事,直日何預於四司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我在京的時候,曾上過一個條陳給堂官。”
⒉ 見“堂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