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性的意思

注音 ㄓˊ ㄒ一ㄥˋ

拼音 zhí xìng

基本釋義

⒈  猶秉性。

⒉  猶固執,任性。

國語辭典修訂本

執性「ㄓˊ ㄒ一ㄥˋ」

⒈  堅持、固執。

《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孟夫人見女執性,又苦他,又憐他。」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這娘子點酒不聞的,他執性不吃,也難十分強他。」

引證解釋

⒈  猶秉性。

《後漢書·劉平傳》:“臣竊見 琅玡 王望、楚國 劉曠、東萊 王扶,皆年七十,執性恬淡,所居之處,邑里化之,脩身行義,應在朝次。”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宋(宋璟 )善守法,故能持天下之政。 姚(姚崇 )善應變,故能成天下之務。二人執性不同,同歸於道;協心翼贊,以致於治。”

⒉  猶固執,任性。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這娘子點酒不聞的,他執性不喫,也難十分強他。”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位 安公子 是那女孩兒一般,百依百順的人,怎麼忽然這等執性起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三回:“太太既然這麼執性,也不可不防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