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壚的意思
注音 ㄓˊ ㄌㄨˊ
拼音 zhí lú
基本釋義
⒈ 稍粘而較疏鬆的土壤。
引證解釋
⒈ 稍粘而較疏鬆的土壤。
引《周禮·地官·草人》:“勃壤用狐,埴壚用豕。”
鄭玄 注:“埴壚,黏疏者。”
賈公彥 疏:“以埴為黏,以壚為疏,故云黏疏也。”
▸ 壚埴
▸ 鵲壚
▸ 黏埴
▸ 冥行擿埴
▸ 壚肆
▸ 壚土
▸ 壚邸
▸ 賣壚
▸ 壚坶
▸ 酒壚
▸ 金鶴壚
▸ 黃公壚
▸ 黃公酒壚
▸ 洪壚
▸ 黑埴
▸ 鴻壚
▸ 黃壚
▸ 黃壚之痛
▸ 沽酒當壚
▸ 封埴
▸ 墳壚
▸ 風壚
▸ 東壚
▸ 當壚
▸ 斥埴
▸ 赤埴
▸ 村壚
▸ 搏埴
▸ 邊壚
▸ 埏埴
▸ 挻埴
▸ 陶埴
▸ 摶埴
▸ 文君壚
▸ 瓦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