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藥的意思
注音 ㄗㄨㄛˋ 一ㄠˋ
拼音 zuò yào
基本釋義
⒈ 中醫指栓劑,以含有藥物的可可脂或甘油膠製成的圓錐形、圓柱形或卵圓形的固體藥劑,放入管狀體腔(如直腸、陰道或尿道)後,在體溫下溶化釋出所含的藥物。
英suppository;
坐藥「ㄗㄨㄛˋ 一ㄠˋ」
⒈ 易溶的塊狀物,內含藥物,用以塞入人體的開口部(如肛門或陰道),由該部黏膜將藥物吸收。
引證解釋
⒈ 中醫指栓劑。塞入肛門、尿道或陰道內的外用藥,原為固體,在體溫下融化或軟化。
引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婦人陰寒,溫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 妙藥
▸ 蒙藥
▸ 三獨坐
▸ 入藥
▸ 入坐
▸ 善藥
▸ 神藥
▸ 傷藥
▸ 讓坐
▸ 燃料空氣炸藥
▸ 鵲藥
▸ 熱藥
▸ 卻坐
▸ 秋藥
▸ 狨坐
▸ 施藥
▸ 清坐
▸ 乳藥
▸ 請藥
▸ 全跏趺坐
▸ 如坐鍼氈
▸ 如坐春風
▸ 如坐雲霧
▸ 喬坐衙
▸ 僉坐
▸ 鉛藥
▸ 起坐
▸ 竊藥
▸ 遷坐
▸ 騎坐
▸ 乞靈藥石
▸ 平起平坐
▸ 齊藥
▸ 平藥
▸ 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