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俗的意思

注音 ㄊㄨˇ ㄙㄨˊ

拼音 tǔ sú

基本釋義

⒈  地方風俗。

local custom;

⒉  粗俗;不雅觀。

vulgar;

國語辭典修訂本

土俗「ㄊㄨˇ ㄙㄨˊ」

⒈  地方的風俗習慣。

《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他那邊土俗,但是有貲財的,就呼為朝奉。」

引證解釋

⒈  當地的習俗。

《後漢書·竇融傳》:“累世在 河西,知其土俗。”
唐 韓愈 《唐故檢校尚書劉公墓誌銘》:“再世宦北方,樂其土俗,遂著籍 太原 之 陽曲。”
《紅樓夢》第十九回:“寳玉 問他幾歲上京,路上見何景緻, 揚州 有何古蹟,土俗民情如何。”
清 黃遵憲 《<山歌>序》:“土俗好為歌,男女贈答,頗有《子夜》《讀曲》遺意。”

⒉  本地。

《南史·孝義傳下·滕曇恭》:“年五歲,母 楊氏 患熱,思食寒瓜,土俗所不產。”

⒊  指民間的、通俗的。

郭沫若 《走向人民文藝》:“留在下層的,成為了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土俗的東西。然而 中國 的一部分文藝發展史告訴我們,只有這種土俗的東西才是文藝的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