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意思
注音 ㄩㄢˊ ㄇ一ㄥˊ ㄩㄢˊ
拼音 yuán míng yuán
基本釋義
⒈ 中國清代皇家御苑。在北京西郊頤和園東。原是1709年康熙賜予雍正的別墅,雍正即位後於1725年建為苑囿。乾隆時大加擴建。圓明園通常指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建在湖泊密佈的平原上,佔地320公頃,水面佔35%。除圓明園前部中軸線上的正大光明殿和後面的九州、清宴兩組建築具有宮殿性質外,其餘上百組大小建築群都是分佈在湖邊島上的園林建築,其中後湖、福海景物最密集。三園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燬,現僅“西洋樓”存留斷壁殘垣。
英Winter palace;
圓明園「ㄩㄢˊ ㄇ一ㄥˊ ㄩㄢˊ」
⒈ 在北平市西北,清康熙時建,雍正帝夏日在此避暑聽政,乾隆時增築,巨集麗聞名中外,西人稱為「夏宮」。咸豐十年秋,英法聯軍破京師,入園劫掠珍寶,縱火焚燒,殿宇盡毀,王闓運有《圓明園詞》紀其事。
引證解釋
⒈ 清 代名園之一。遺址在 北京 海淀 附近。原為 明 代故園。 康熙 四十八年賜予 胤禛 ( 雍正 )。 雍正 即位後大加擴建, 乾隆 踵其事,至 嘉慶 始建成環繞 福海 的 圓明、萬春、長春 三園,總稱“圓明園”。園地周圍廣達二十餘里,半水半陸,園景彙集了當時 江 南若干名園的特點,集我國古代造園藝術精華,被譽為“萬園之園”。 咸豐 十年 英 法 聯軍劫掠園中珍物,並縱火焚燒。今僅存殘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