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仲的意思

注音 ㄙˋ ㄓㄨㄥˋ

拼音 sì zhòng

基本釋義

⒈  農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個月的合稱。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

⒉  古代天文學名詞。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

引證解釋

⒈  農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個月的合稱。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

《史記·封禪書》:“五月嘗駒,及四仲之月祠。”
《漢書·李尋傳》:“辰星主正四時,當效於四仲;四時失序,則辰星作異。”

⒉  古代天文學名詞。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參見“十二辰”。

《淮南子·天文訓》:“太陰在四仲,則歲星行三宿。”
高誘 注:“仲,中也。四中,謂太陰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
劉文典 集解:“陶方琦 雲:《佔經》二十三引 許 注:‘太陰,謂太歲也;四仲,子、午、卯、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