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ㄥˊ 一ˋ

拼音 tóng yì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仁義或道義相同。意義相同。指同具義氣者。

相反詞

反義

國語辭典修訂本

同義「ㄊㄨㄥˊ 一ˋ」

⒈  意義相同。

如:「《爾雅》一書,凡同義之字皆羅列一處。」

反義

⒉  仁義相同。

《呂氏春秋·有始覽·應同》:「帝者同氣,王者同義。」
漢·王充《論衡·齊世》:「臨淮許君叔亦養兄孤子,歲倉卒之時,餓其親子,活兄之子,與子明同義。」

引證解釋

⒈  仁義或道義相同。

《呂氏春秋·應同》:“帝者同氣,王者同義。”
高誘 注:“同仁義也。”
《文子·上仁》:“同義者王,同功者霸。”
漢 王充 《論衡·齊世》:“臨淮 許 君 叔,亦養兄孤子,歲倉卒之時,餓其親子,活兄之子,與 子明 同義。”

⒉  意義相同。

漢 蔡邕 《獨斷》:“又五更或為叟,叟老稱與三老同義也。”
清 龔自珍 《說文段注札記》:“凡同義異文,可雲假借,此實異義,非假借,乃經師各家耳。”

⒊  指同具義氣者。

《北齊書·神武帝紀下》:“建州 刺史 韓賢、濟州 刺史 蔡儁 皆 神武 同義, 魏帝 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