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體的意思

注音 ㄕˊ ㄊ一ˇ

拼音 shí tǐ

基本釋義

⒈  指十種文體。指書法的十體。指書法的十體。指十種詩體。指十種詩體。

引證解釋

⒈  指十種文體。

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贅,百家鹹起痿。”
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

⒉  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⒊  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⒋  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於 元和 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豔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⒌  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騷旨格·詩有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