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的意思
注音 ㄕˊ 一ㄤˊ ㄐ一ㄡˇ ㄇㄨˋ
拼音 shí yáng jiǔ mù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九個人放牧十隻羊。比喻官員太多,政令不一,使別人不知所從(見於《隋書·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又唐·劉知幾《史通·忤時》:“十羊九牧,其令難行”)
英overstaffed; be ununiformly ordered;
十羊九牧「ㄕˊ 一ㄤˊ ㄐ一ㄡˇ ㄇㄨˋ」
⒈ 十隻羊,有九個牧人。比喻民少官多。亦可喻政令不一,無所適從。唐·劉知幾。
引《隋書·卷四六·楊尚希傳》:「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明史·卷一六四·劉煒傳》:「其地已有尚書薛希璉,少卿張固鎮撫,又有侍郎鄒幹,都御史王竑振濟,而復益之以翼,所謂十羊九牧。」
《新唐書·卷一三二·劉子玄傳》:「今史官註記,類稟監修,或須直辭,或當隱惡,十羊九牧,其令難行。」
《史通·卷二〇·忤時》:「揚令公則雲必須直詞,宗尚書則雲宜多隱惡,十羊九牧,其令難行。」
引證解釋
⒈ 比喻民少官多。
引《隋書·楊尚希傳》:“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明史·劉煒傳》:“其地已有尚書 薛希璉 、少卿 張固 鎮撫,又有侍郎 鄒幹 、都御史 王竑 振濟,而復益之以 翼,所謂十羊九牧。”
⒉ 比喻多頭領導,命令不一,使人無所適從。
引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頃史官註記,多取稟監修, 楊令公 則雲‘必須直詞’, 宗尚書 則雲‘宜多隱惡’。十羊九牧,其令難行;一國三公,適從何在?”
清 錢謙益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孫公行狀》:“故臣謂南北兩部當受中部節制,而中部諸營,南北部大將亦得過而問焉。但不得人自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