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書的意思
注音 ㄕㄢ ㄕㄨ
拼音 shān shū
基本釋義
⒈ 孔子刪訂《尚書》之說。據《尚書璇璣鈐》稱:孔子得黃帝玄孫帝魁之《書》,至秦穆公為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以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又據《史記·伯夷列傳》司馬貞索隱引《尚書緯》雲:孔子得帝魁之《書》三千三百三十篇,刪定一百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漢之劉歆、班固、揚雄,唐之孔穎達等均尊信孔子刪《書》之說,以為《尚書》源於古代史官,經孔子刪次成書。但此說後世多有疑議,認為《書緯》及司馬貞所引《尚書緯》之說不足據。宋林之奇《尚書集解》稱“此說不然”。清顧炎武《日知錄·書序》更引孫宣侗之說,謂:“不但《書序》可疑,並百篇之名,亦未可信矣。”
引證解釋
⒈ 孔子 刪訂《尚書》之說。據《尚書璿璣鈐》稱:孔子 得 黃帝 玄孫 帝魁 之《書》,至 秦穆公 為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以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又據《史記·伯夷列傳》 司馬貞 索隱引《尚書緯》雲:孔子 得 帝魁 之《書》三千三百三十篇,刪定一百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 漢 之 劉歆、班固、揚雄,唐 之 孔穎達 等均尊信 孔子 刪《書》之說,以為《尚書》源於古代史官,經 孔子 刪次成書。但此說後世多有疑議,認為《書緯》及 司馬貞 所引《尚書緯》之說不足據。 宋 林之奇 《尚書集解》稱“此說不然”。
引清 顧炎武 《日知錄·書序》更引 孫宣侗 之說,謂:“不但《書序》可疑,並百篇之名,亦未可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