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語默的意思
注音 ㄔㄨ ㄔㄨˇ ㄩˇ ㄇㄛˋ
拼音 chū chǔ yǔ mò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出仕和隱退,發言和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引證解釋
⒈ 參見“出處”。參見“出處”。
引出仕和隱退,發言和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一能之士,各貢所長,出處語默,勿彊相兼。”
唐 牛僧孺 《養生論》:“可而仕,否而退,是養生於出處語默之間者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有德》:“君子之道,出處語默之不齊,命官取友之無黨,高明沉潛之相濟,中道之矩,神化之所以行也。”
▸ 進退出處
▸ 出處殊途
▸ 出處殊塗
▸ 出處進退
▸ 出處
▸ 文行出處
▸ 語默
▸ 作止語默
▸ 默語
▸ 默然無語
▸ 默默不語
▸ 出語
▸ 出語成章
▸ 出言吐語
▸ 語出月脅
▸ 難處
▸ 推出
▸ 泰語
▸ 辦事處
▸ 如出一口
▸ 日出三竿
▸ 傷言扎語
▸ 日出印象
▸ 入口處
▸ 軟語
▸ 少言寡語
▸ 入不敷出
▸ 軟語溫言
▸ 三處合
▸ 日出冰消
▸ 日出而作
▸ 入出
▸ 群居穴處
▸ 軟談麗語
▸ 入主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