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意思
注音 ㄔㄨ ㄙㄞˋ
拼音 chū sài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古遠出邊塞。
英come out to border area;
出塞「ㄔㄨ ㄙㄞˋ」
⒈ 遠出邊塞。古稱遠適異國,或出征外夷為「出塞」。
引《史記·卷四·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攻樑,樑破則周危矣。」
唐·李白〈太原早秋詩〉:「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引證解釋
⒈ 出邊塞。
引《史記·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攻 樑,樑 破則 周 危矣。”
唐 李白 《太原早秋》詩:“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蔣文肅入場》:“上閲其文喜之,因改今名,遂攜出塞,不數載以致大拜雲。”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六〇八年, 隋煬帝 出塞巡視去年所築 長城,又發丁男二十餘萬築 長城。”
▸ 推出
▸ 堵塞
▸ 塞鴻
▸ 如出一口
▸ 塞角
▸ 塞爾維亞人
▸ 塞咎
▸ 日出三竿
▸ 日出印象
▸ 塞北
▸ 塞禱
▸ 塞包袱
▸ 塞箔
▸ 塞耳
▸ 塞磣
▸ 塞得港
▸ 塞表
▸ 塞白
▸ 塞車
▸ 塞詰
▸ 塞陋
▸ 塞規
▸ 塞曲
▸ 塞門
▸ 塞徼
▸ 塞上江南
▸ 入不敷出
▸ 塞聰
▸ 塞絶
▸ 日出冰消
▸ 日出而作
▸ 塞隔
▸ 入出
▸ 塞除
▸ 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