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ㄡˋ ㄎㄜ

拼音 liù kē

基本釋義

⒈  唐宋時科舉取士的六種科目。唐六科為:明經、進士、秀才、明法、明書、明算。唐劉肅《大唐新語·釐革》:“隋煬帝改置明(經)、進(士)二科。國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前為六科。”宋景德天聖時,其六科為:一、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二、博達墳典,明於教化;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四、詳明政理,可使從政;五、識洞韜略,運籌決勝;六、軍謀巨集遠,材任邊寄。紹興年間,又以文章典雅、節操方正、法理該通、節用愛民、剛方豈弟、智勇絕倫為六科。參閱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制度·六科》。

⒉  明清官制設有六科給事中,簡稱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事,糾其弊誤。

⒊  謂谷、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六種農作物。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六科「ㄌ一ㄡˋ ㄎㄜ」

⒈  唐宋時科舉取士的六種科目:(1)​ 唐代舉士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為六科。見《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2)​ 宋景德、天聖年間以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達墳典、明於教化;才識兼茂、明於體用;詳明政理,可使從政;洞識韜略, 運籌決勝;軍謀巨集遠,材任邊寄為六科。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九·制度類》。(3)​ 宋紹興時以文章典麗、節操方正、法理該通、節用愛民、剛方豈弟、智勇絕倫為六科。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九·制度類》。

⒉  明、清官制設有六科給事中,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行政事務,糾其弊誤。

⒊  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六種植物。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不想遇著荒歉之歲,六科未收。」

引證解釋

⒈  唐 宋 時科舉取士的六種科目。 唐 六科為:明經、進士、秀才、明法、明書、明算。 宋 景德 天聖 時,其六科為:一、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二、博達墳典,明於教化;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四、詳明政理,可使從政;五、識洞韜略,運籌決勝;六、軍謀巨集遠,材任邊寄。 紹興 年間,又以文章典雅、節操方正、法理該通、節用愛民、剛方豈弟、智勇絕倫為六科。參閱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制度·六科》。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隋煬帝 改置明(經)、進(士)二科。國家因 隋 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前為六科。”

⒉  明 清 官制設有六科給事中,簡稱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事,糾其弊誤。

⒊  謂谷、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六種農作物。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不想遇著荒歉之年,六科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