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的意思
注音 ㄖㄨˊ ㄒㄩㄝˊ
拼音 rú xué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儒家學說;儒家經學。
⒉ 元、明、清在各府、州、縣設立的供生員修業的學校。
⒊ 指儒家學者。如《舊唐書》、《新唐書》、《元史》等皆有儒學傳。
國語辭典簡編本
儒學「ㄖㄨˊ ㄒㄩㄝˊ」
儒家的思想教義。
造句自漢武帝獨尊儒學以來,整個中國文化即以之為最高指導原則。
儒學「ㄖㄨˊ ㄒㄩㄝˊ」
⒈ 儒家的思想教義。
例如:「中國向來以儒學為宗。」
⒉ 稱舊時府廳州縣的教官為「儒學」。
引《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你既是生員,如何黑夜酗酒!帶著送在儒學去!」
引證解釋
⒈ 儒家學說;儒家經學。
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世之學 老子 者絀儒學,儒學亦絀 老子。”
《後漢書·方術傳上·李郃》:“父 頡,以儒學稱,官至博士。”
唐 韓愈 《唐故河南令張君墓誌銘》:“皇考諱 郇,以儒學進,官至侍御史。”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學,驟擢高科至輔弼者多矣。”
⒉ 元、明、清 在各府、州、縣設立的供生員修業的學校。
引《元史·選舉志一》:“依儒學、醫學之例,每路設教授以訓誨之。”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腐嘆》:“自家 南家府 儒學生員 陳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報貴府老爺 楊 諱 允,欽選 應天 淮安府 沭陽縣 儒學正堂。”
⒊ 指儒家學者。如《舊唐書》、《新唐書》、《元史》等皆有儒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