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嗇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ˇ ㄙㄜˋ

拼音 jiǎn sè

基本釋義

⒈  節儉。

⒉  吝嗇。

國語辭典修訂本

儉嗇「ㄐ一ㄢˇ ㄙㄜˋ」

⒈  儉省吝嗇。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原來徽州人心性儉嗇,卻肯好勝喜名,又崇信佛事。」

引證解釋

⒈  節儉。

《史記·貨殖列傳》:“﹝ 鄒魯 ﹞地小人眾,儉嗇,畏罪遠邪。”
唐 柳宗元 《問答·晉問》:“有茅茨採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於今儉嗇。”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崔 翰林 伯善 性儉嗇,家居止蔬食為常。”
清 劉大櫆 《繭齋先生傳》:“先生以家之中落,治以儉嗇,而與人交,財利未嘗有纖介之苟。”

⒉  吝嗇。

《詩·魏風·葛屨序》:“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
《南史·曹武傳》:“武 性儉嗇,無所餉遺。”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二》:“且其為利,又至陋劣不足道,則馴至卑懦儉嗇,退讓畏葸,無古民之樸野,有末世之澆漓,又必然之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