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墮的意思
注音 ㄊㄡ ㄉㄨㄛˋ
拼音 tōu duò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偷惰”。
⒉ 苟且怠惰。
偷墮「ㄊㄡ ㄉㄨㄛˋ」
⒈ 苟且怠惰。
引《大戴禮記·盛德》:「無度量,則小者偷墮,大者侈靡而不知足。」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偷惰”。苟且怠惰。
引《大戴禮記·盛德》:“無度量,則小者偷墮,大者侈靡,而不知足。”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官書》:“愚以為凡褒貶大法,《春秋》已備之矣,後之作者,在據事蹟實録,則善惡自見,然此尚非淺陋偷惰者所能就,況褒貶邪?”
宋 王安石 《祭範潁州文》:“官更於朝,士變於鄉,百治具修,偷墮勉強。”
明 劉基 《諭甌括父老文》:“官缺其人,偷惰潛生。”
梁啟超 《記自強軍》:“是以 梁啟超 記之曰:今日之疲耎散漫偷惰畏葸騷擾者,莫 中國 之兵若矣!”
▸ 墮偷
▸ 偷換
▸ 忍垢偷生
▸ 如墮煙海
▸ 忍辱偷生
▸ 忍恥偷生
▸ 窮墮
▸ 傾墮
▸ 愆墮
▸ 巧偷豪奪
▸ 日偷
▸ 騎者善墮
▸ 騎驢倒墮
▸ 青瑣偷香
▸ 竊玉偷香
▸ 竊玉偷花
▸ 飄茵墮混
▸ 撇呆打墮
▸ 飄墮
▸ 飄茵墮溷
▸ 疲墮
▸ 弄玉偷香
▸ 密約偷期
▸ 摸雞偷狗
▸ 靡衣偷食
▸ 毛遂墮井
▸ 明搶暗偷
▸ 落墮
▸ 忙裡偷閒
▸ 淪墮
▸ 劉白墮
▸ 零墮
▸ 慢墮
▸ 懶墮
▸ 瀝膽墮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