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足的意思

注音 ㄘㄜˋ ㄗㄨˊ

拼音 cè zú

基本釋義

⒈  側轉其足,形容周圍擁擠。

⒉  置足,插足。

⒊  形容因敬重或畏懼而不敢正立。

國語辭典修訂本

側足「ㄘㄜˋ ㄗㄨˊ」

⒈  因畏懼而不敢向前。

《南史·卷七〇·循吏傳·郭祖深傳》:「遠近側足,莫敢縱恣。」
《明史·卷三〇七·佞幸傳·江彬傳》:「成國公朱輔為長跪,魏國公徐鵬舉及公卿大臣皆側足事之。」

⒉  插足,干預其事。

如:「這是我們自家兄弟的事,請你別側足。」

引證解釋

⒈  側轉其足,形容周圍擁擠。

《文選·班固<西都賦>》:“毛群內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
呂向 注:“接翼側足,言多也。”

⒉  置足,插足。

三國 魏 曹植 《送應氏詩》之一:“側足無行逕,荒疇不復田。”
唐 李白 《樑甫吟》:“手接飛猱搏彫虎,側足 焦原 未言苦。”
明 李東陽 《送李士常》詩之三:“側足風塵間,長途畏中跌。”

⒊  形容因敬重或畏懼而不敢正立。參見“側立”。

《東觀漢紀·吳漢傳》:“﹝ 吳漢 ﹞篤於事上……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然後退舍。”
《後漢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外喪氣,群臣側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撓。”
《明史·佞倖傳·江彬》:“成國公 朱輔 為長跪, 魏國公 徐鵬舉 及公卿大臣皆側足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