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坐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ㄢˋ ㄗㄨㄛˋ
拼音 biàn zuò
基本釋義
⒈ 謂坐於別室。
⒉ 別室,廂房。
引證解釋
⒈ 謂坐於別室。
引《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
司馬貞 索隱:“蓋謂為之不處正室,別坐他處,故曰便坐。”
宋 陸游 《朝奉大夫直祕閣張公墓誌銘》:“客至門,見公便坐從容。”
⒉ 別室,廂房。
引《漢書·張禹傳》:“而 宣 之來也, 禹 見之於便坐,講論經義。”
《後漢書·魯恭傳》:“是歲,嘉禾生 恭 便坐廷中。”
唐 劉禹錫 《鄭州刺史東廳壁記》:“古諸侯之居公私皆曰寢,其他室曰便坐。”
宋 陸游 《靜鎮堂記》:“西偏有便坐,日受群吏謁見。”
▸ 三獨坐
▸ 入坐
▸ 任便
▸ 任其自便
▸ 讓坐
▸ 取巧圖便
▸ 權便
▸ 卻坐
▸ 狨坐
▸ 取便
▸ 請便
▸ 清坐
▸ 擅便
▸ 清便
▸ 輕便
▸ 覷便
▸ 全跏趺坐
▸ 如坐鍼氈
▸ 如坐春風
▸ 如坐雲霧
▸ 巧便
▸ 喬坐衙
▸ 僉坐
▸ 起坐
▸ 遷坐
▸ 騎坐
▸ 平起平坐
▸ 平坐
▸ 破坐
▸ 踑坐
▸ 剽便
▸ 配坐
▸ 炮坐
▸ 盤坐
▸ 凝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