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的意思

注音 ㄆ一ㄢˊ ㄆ一ㄢˊ

拼音 pián pián

基本釋義

⒈  形容長得很胖的。

大腹便便。

obese;


英文 to poo poo (kiddie or feminine term)​, also pr. [bian3 bian3], obese, bulging

德語 beleibt

法語 faire caca, faire caca (terme enfantin)​

國語辭典簡編本

便便「ㄆㄧㄢˊ ㄆㄧㄢˊ」

肥胖的樣子。

造句大腹便便

國語辭典修訂本

便便「ㄆ一ㄢˊ ㄆ一ㄢˊ」

⒈  辯說的樣子。

《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⒉  肥胖的樣子。

《後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上·邊韶傳》:「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

引證解釋

⒈  形容言語明白流暢。

《論語·鄉黨》:“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清 李漁 《閒情偶記·詞曲·減頭緒》:“三尺童子觀演此劇,皆能了了於心,便便於口。”

⒉  形容巧言利口,擅長辭令。

唐 孫樵 《逐痁鬼文》:“愉愉便便,阿意奉歡,死而有靈,是為諂鬼。”
《舊唐書·文苑傳下·唐次》:“蓋謂似信而詐,似忠而非,便便可以動心,捷捷可以亂德。”

⒊  腹部肥滿貌。

《後漢書·文苑傳上·邊韶》:“韶 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謿之曰:‘ 邊孝先,腹便便。嬾讀書,但欲眠。’ 韶 潛聞之,應時對曰:‘ 邊 為姓, 孝 為字。腹便便,五經笥。’”
《養吉齋餘錄》卷十引 南宋 朱翌 《轎中坐睡》詩:“鼻間真栩栩,腹外亦便便。”
元 張可久 《沉醉東風·幽居》曲之一:“遠是非,絶名利,腹便便午窗酣睡。”
郭沫若 《不讀書好求甚解》:“然而萬民的膏脂僅僅填滿了幾個便便大腹者的私囊。”

⒋  形容治理有序。便,通“平”。今本《書·洪範》作“王道平平”。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論》:“《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不黨不偏,王道便便。’”